首站福州,坦桑尼亚代表团从海丝国际旅游中心开启旅程。通过AI数字技术,代表团的成员们与福建历史人物展开了“跨时空交流”,亲手体验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感受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
代表们在海丝国际旅游中心体验茉莉花茶制作工艺
漫步于三坊七巷南后街,代表团一行打卡网红“爱心树”。青石板路串联起的明清古厝让代表团惊叹于城市文脉的完整保护。来自坦桑尼亚文化艺术信息和体育部的高级文化主任尼亚姆贝霍·马盖萨·尼亚姆贝霍表示:“福建有着非常独特的保护文化方式,我们要向福建学习。”在福建老字号聚春园,代表们品尝“闽菜之王”佛跳墙,醇厚的滋味让他们赞叹不已。
代表们打卡三坊七巷南后街
17日晚,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开幕式在福建南平举行。坦桑尼亚代表团出席开幕式,并沉浸式观看了大型山水文旅史诗《月映武夷》推介演出。看过惊艳的演出后,来自坦桑尼亚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的首席研究、策展、文物保护负责人威尔巴德·斯坦利·莱马表示:“福建人真的热爱他们的文化,这台演出也展示了从老一辈人到当代人的文化传承。”
大型山水文旅史诗《月映武夷》
4月18日,代表们从闽越王城博物馆开始探寻武夷山这座“双世遗”城市的魅力。2200年前的“万岁”瓦当、青铜器皿揭开了古闽越文明的神秘面纱。
代表们参访闽越王城博物馆
九曲溪竹筏漂流让代表们沉浸于世界遗产地的丹霞奇观,摩崖石刻上的朱子理学名句引发对东方哲学的思考。晚间,《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以茶文化为主题,用360度旋转观众席展现武夷岩茶的千年故事。
代表们畅游“九曲十八弯”
团茶与理学:
DAY3
宋韵深厚的朱子故里
南平建阳的行程充满了文化厚度。4月19日,代表团在建盏文创园体验建盏拉坯、上釉工艺,黑釉茶盏中流转的曜变斑纹令他们连声赞叹。
代表们体验建盏制作
考亭书院内,代表团一行循着代表宋代理学大家朱熹人生三个阶段的161级阶梯而上,知晓了朱子理学的精华所在,并沉浸式体验了朱子“三鞠躬”拜师礼。代表们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进行了一场跨越数百年的“灵魂交流”。
离开考亭书院时,恰逢一场春雨。来自坦桑尼亚外交与东非合作部的亚澳司处长弗朗西斯·菲利普·基拉莱开了个有趣的玩笑:“现在我坚信朱熹一定是一位很伟大的贤者了,因为在我们坦桑尼亚的民俗中,降雨代表着祥瑞。”
代表们在考亭书院
午后,代表团一行搭乘动车前往泉州,切身体会了什么是“来福建,福气多,一路山海一路歌”。中国飞速发展的高铁网络和沿途迷人的景致让代表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沿途的风光。来自坦桑尼亚坦桑尼亚旅游和自然资源部的首席旅游主任菲尔伯特·费利西安·雷基扎也为福建铁路点赞:“福建的公共交通运输建设可靠且高效。”
代表们点赞福建铁路
作为宋元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向世界展示了文明交融的典范。4月20日,代表团依次参访开元寺、关帝庙、清净寺。佛教飞天、民间信俗与伊斯兰建筑在3平方公里内和谐共存的现象让代表们惊讶不已。
枽莲灋界内伎乐飞天
关帝庙前香火鼎盛
下午,代表团一行前往2025晋江鞋博会。智能制鞋生产线与自主研发的运动科技产品,展现了福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代表们在福建嘉怡塑胶有限公司的展区内了解了EVA超临界材料的烘烤科技工艺。由该材料制成的鞋包同时具有亲肤、无味、环保和可直接回收的四大特点。
代表们在晋江鞋博会
作为收官之站,4月21日,代表团一行来到福建厦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万国建筑让成员们驻足流连,钢琴博物馆内收藏的百年古琴诉说着中西文化交融的往事。
代表们沉浸于管风琴演奏
在厦门大学陈嘉庚纪念馆,华侨倾资办学的家国情怀与嘉庚建筑“穿西装戴斗笠”的中西合璧风格,成为解读闽侨文化的重要窗口。
代表们在厦门大学
“奇迹的最小单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在厦门大学参访期间,代表们偶遇了一位来自坦桑尼亚邻国马拉维的硕士留学生。因为和坦桑尼亚毗邻,两国人民语言习俗互通。代表们亲切地问候了这位异乡学子并一一与其合影留念。这场偶遇彰显了厦大作为国际学府的人才多样性和文化包容。
来自马维拉的硕士留学生(左)与代表合影留念
从世遗保护到非遗活化,从古城新生到产业创新,从山海联动到多元共融,五天的行程浓缩了福建文旅产业的精髓。来自坦桑尼亚总统府地方行政司的首席人力资源主任帕斯卡尔·伯纳德·贝梅尔瓦认为:“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很多我们可以向中国学习之处。”这场跨越山海的对话,正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文旅合作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