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和19日,驻坦桑尼亚大使陈明健在坦媒体《每日新闻》《卫报》《公民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两会:开启世界与坦桑尼亚发展机遇之窗》,宣介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和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全文如下:
中国人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的春天恰逢坦桑尼亚的雨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每年春天中国迎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国两会。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今年的两会更是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首次全国两会,关键之年,关键时期,中国的发展之路备受世界瞩目。各国通过中国两会作出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及释放的政策信号,读到了更多与中国深化合作的发展机遇。
中国两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绘制了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和各项工作的蓝图,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中国发展成就,设定了2025年中国经济5%的增长目标,特别是就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明确了任务,中国将继续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世界,为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提供新的关键推动力。我愿重点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展现强大的韧性。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8178.57万亿坦先令),增长5%,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增长引擎地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快于GDP增速。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4亿多人,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为47%,服务业增长率超10%,今年还将发行300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国居民消费能力走高利好全球优质产品出口,蜂蜜、牛油果、辣椒等坦优质农产品参展进博会,走上中国家庭餐桌,不仅丰富了中国消费选择,也为坦民众带来收益,让中坦经贸合作结出更多成果。
二是新质生产力亮点纷呈表现抢眼。正如王毅外长在两会记者会上所说,中国的信心来源于中国的超大市场和国内需求,来源于中国的强大产业和创新动能,更来源于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改革开放。近年来,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初具规模,人工智能深度求索惊艳全球,“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2024年,中国在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发展上,全年减税降费及退税超2.5万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1位,是十年来全球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人们常说“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中国奇迹的上半篇是史无前例的高速度增长,下半篇将是更加精彩的高质量发展。活力奔涌的创新动能,将进一步拓展中国自身发展和对外发展的空间,为世界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
三是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王毅外长在两会记者会上强调,当前单边主义抬头,强权政治泛滥,确定性日益成为全球稀缺资源。各国尤其是大国作出何种抉择,将决定时代方向、影响世界格局。中国外交将坚定不移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进步一边,将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我们将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正义力量,继续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将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将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优化产供链国际合作布局,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为全球南方国家打通基础设施滞后、技术能力不足、市场接入受限等瓶颈。
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是落实北京峰会成果开局之年。中方愿与非洲国家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十大伙伴行动”,助力非洲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落实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培育数字、绿色、人工智能等新增长点,推进1000个小而美惠民生项目,加强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提升非洲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为中坦合作提供持续动能。中国有望连续9年保持坦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也是坦最大外资来源国。中国企业在坦承建的中央标轨铁路第五、第六标段、尼雷尔水电站、马古富力大桥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为坦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改善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是坦赞铁路建成50周年,坦赞铁路在中非关系乃至南南合作史上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当前,中、坦、赞三国正共同推进坦赞铁路市场化激活合作,未来将为共同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我们相信,中坦两国作为风雨同舟的好兄弟、好伙伴,将继续在元首外交引领下,全面推进和深化中坦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携手同行。